16400个样地!《全国生态质量监测样地设置方案》正式印发


  根据方案要求,全国共布设了16400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,基本实现了县级行政单元的全覆盖,有效补齐了过去地面生态质量监测的短板。这些样地作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重点监测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、结构和功能,同时兼顾鸟类等其他生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,为遥感监测结果提供地面验证和精度评估。
 
  全国样地的布设围绕“科学布设,客观评价;全面覆盖,突出重点;继承发展,安全可达”等原则实施,涵盖了八大生态系统类型。具体来说,森林样地数量为5551个,草地2263个,湿地543个,荒漠395个,城乡地区2570个,农田2069个,水体2468个,海洋541个。这些样地在自然保护地、生态保护红线、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生态空间进行了加密布设,以实现高水平监测支撑高效能生态保护监管。
 
  此次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建立,不仅是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动态记录,更承载着保障生态安全、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。通过监测样地,可以全面系统地观察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、结构以及功能等多方面的情况,为科研人员、生态环境管理者以及公众提供重要参考。
 
  生态环境部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生态质量监测技术体系,积极发挥生态质量综合站及样地的作用,推动生态质量监测网络高效运行。这将为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监管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。